快捷导航

新闻中心

广东-ddos网站-免费测试
2024-04-16 00:15:36

追责地方“一把手”,耕地保护就得动真格

引言:

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命脉,是粮食生产的基础。近年来,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耕地资源日益紧缺,耕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耕地。但是,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对耕地保护重视不够,耕地保护工作不力,导致耕地被侵占、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。近日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部分地区耕地保护不力问题集中通报批评,多名地方“一把手”被问责。这是对地方政府和部门敲醒的警钟,耕地保护必须动真格,不能再掉以轻心。

全力保护耕地,守牢粮食安全底线

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,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。近年来,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耕地资源日益紧缺,耕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。据统计,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全球耕地面积的7%,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%左右。同时,每年还有大量的耕地被侵占、破坏,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。

耕地保护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头等大事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耕地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耕地“非粮化”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耕地保护的政治责任,把耕地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,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、质量不降低,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。

严查土地违法行为,严肃追究责任

耕地保护不力,首当其冲的就是地方“一把手”。地方“一把手”是本地区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,对本地区的耕地保护工作负有全面责任。如果地方“一把手”对耕地保护工作重视不够,不担当、不作为,或者工作不力,导致耕地被侵占、破坏,就必须严肃追究其责任。
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近期通报批评的部分地区耕地保护不力问题,就是对地方“一把手”的警示。这些地区耕地保护不力,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耕地“非农化”问题突出。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为追求经济增长,不顾耕地保护法规,擅自改变耕地用途,将耕地用于非农建设。二是耕地“非粮化”问题严重。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为了发展经济,鼓励农民撂荒耕地,或者将耕地改种非粮作物。三是耕地破坏问题突出。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监管不力,导致耕地被侵占、破坏,甚至被非法开采矿产资源。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耕地资源,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。

健全耕地保护机制,压实各方责任

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,必须健全耕地保护机制,压实各方责任。

一是建立耕地保护责任制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耕地保护法律法规,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责任制,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耕地保护责任,做到耕地保护有目标、有措施、有考核、有问责。二是建立耕地保护督查机制。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督查机制,定期对各地区耕地保护工作进行督查,对耕地保护不力的地区和部门及时通报批评,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。三是建立耕地保护奖惩机制。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奖惩机制,对耕地保护工作突出的地区和部门给予奖励,对耕地保护不力的地区和部门给予处罚,形成耕地保护的正向激励机制。

发动群众参与,形成耕地保护合力

耕地保护是一项全民事业,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耕地保护,形成耕地保护的合力。

一是加强耕地保护宣传教育。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,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耕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,增强耕地保护意识。二是鼓励群众举报耕地违法行为。建立健全耕地保护举报制度,鼓励群众举报耕地违法行为,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。三是引导群众参与耕地保护。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耕地保护,支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,提高耕地利用效率。四是发挥社会组织作用。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耕地保护工作,发挥社会组织在耕地保护中的监督和宣传作用。

耕地保护,事关国家粮食安全,事关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耕地保护的政治责任,把耕地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,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、质量不降低,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。